被高盛降级至沽售,中国飞鹤股价“折翼”! 即时焦点

文|新消费财研社

新消费财研社注意到,近日高盛将中国飞鹤(06186.HK)的评级从“中性”下调至“沽售”,目标价5.7港元上调至7港元。


【资料图】

该行指出,中国飞鹤的股价已经反映了疫情影响消退后近期新生儿的潜在反弹,市场一致盈利预期具有下调风险(该行的22-24年每股盈测较市场预测低10-30%)。该行认为,市场低估了人口逆风的规模和结构性质以及行业竞争的强度。

股价“折翼”

2019年11月,中国飞鹤成功登陆港交所。

上市三年多以来,飞鹤的股价经历了大起大落,曾于2021年1月22日攀升至24.97港元(前复权)的最高位。在股价攀升的背后,是飞鹤几年以来营收和利润率的高速增长给资本市场带来的信心。

但是2021年开始,飞鹤不但营收增速开始放缓,毛利同比仅增长了18.8%,增速远远低于2020年的40.3%。到了2022年中期,公司营收和期内溢利均出现下滑,期内实现营收96.7亿元,同比减少16.2%;实现期内溢利22.7亿元,同比骤降39.7%。

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,飞鹤在财报中解释道:“一是中国内地出生率下降;二是为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,本集团于2022年实施了‘新鲜’策略,进一步降低星飞帆等产品的渠道库存、保持货架产品较高新鲜度,并且对分销渠道之整体库存水平实行更为严格的控制。”

受业绩疲软等因素影响,2021年下半年飞鹤的股价开始震荡下跌,一度跌到了不到6港元/股。到了2022年,飞鹤股价的情况也并未得到改善,甚至在10月31日下跌至4.52港元/股的低点。

飞鹤股价截图

截止2月6日中午12:00,飞鹤股价报7.17港元/股,跌3.37%,相较于股价最高位的高光时刻,飞鹤市值已累计蒸发了逾1500亿港元。

在飞鹤股价持续不振的情况下,有投资者留言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失望:“多少利好都撩不动这个会飞的鹤,难不成翅膀折了?”

而事实上,自从飞鹤2022年半年报预警发布后,来自市场及投行机构的质疑声就在不断加剧,很多机构都对中国飞鹤下调了预期。

花旗银行表示,去库存导致的收入下降和经营去杠杆化,中国飞鹤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按年下跌40%,处于预告低端。但由于飞鹤的市场领导地位和低估值,维持买入评级。

中信里昂表示,由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对总收入贡献占95%,认为飞鹤将受到竞争加剧的负面影响,并对利润率构成压力,目标价由7.9港元下调至7.4港元。

汇丰环球研究发表报告,2023年和2024年预测飞鹤收入下调19%及23%,净利润预测下调17%及21%,股票目标价由11.7港元降至9.1港元美银证券表示,飞鹤2022和2023年净利润预测下调27%和24%,股票目标价由7.5元降至7.1元。

摩根大通发布报告称,将中国飞鹤2022至2024年的盈利预测下调8%至18%,以反映今年销售增长和毛利率预测降低。目标价由8.4元降至7元,维持“中性”评级。

为了挽回市场和投资者信心,飞鹤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回购计划,自2021年下半年来,飞鹤回购二十次股票,但效果都不明显。

飞鹤业绩表现不及市场预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。而如今,高盛再一次降低飞鹤评级也不难看出市场对于飞鹤未来发展的担忧。

“最贵奶粉”屡次被曝喝出异物

众所周知,“高端定位”是飞鹤一直以来为自己打下的标签。此前,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公开表示,飞鹤奶粉折成公斤卖全世界最贵。

2010年,飞鹤推出了首款超高端奶粉“星飞帆”,在当时就卖出200多一罐的价格,价格不输进口奶粉。三阶段奶粉为例,2017年建议零售价分别为473元、396元、396元;2019年建议零售价分别为527元、440元、440元。新消费财研社从天猫旗舰店了解到,飞鹤星飞帆(一段奶粉)售价达到330元每罐。

但实际上,曾经有业内人士透露,国产奶粉每罐的成本仅在百元左右,飞鹤也不例外,这也使得飞鹤的毛利率数据让同行垂涎。

受到此前“三聚氰胺”事件的影响,中国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信任感缺失。而且很多消费者并不会甄别奶粉的成分和质量,因此习惯于使用“一分价钱一分货”的标准进行反推,用价格去衡量奶粉的品质。飞鹤的高价策略和“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”的广告语,也抓住了很多消费者的心。

而对于如今的飞鹤而言,品质和口碑已然是企业最后一道防线。躲过了“三聚氰胺”事件的飞鹤,确实在很多年里也没有因为重大质量问题“翻车”。但虽然飞鹤从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,但也有不少消费者曝出在飞鹤奶粉中喝出异物等问题。

1月9日,就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[投诉入口]上表示,在给孩子冲飞鹤奶粉时,发现有超大的塑料胶布和黑色长头发,消费者要求飞鹤对孩子进行体检以及退款赔偿。最新进展显示,商家在1月30号进行了退款、赔偿和道歉。不仅这一例,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还有不少关于飞鹤奶粉喝出“异物”的投诉内容。

业内专业人士分析奶粉出现异物主要有两方面原因,除了一部分属于消费者保存不当,还有生产和物流环节可能会产生隐患,例如生产时灭菌没有把虫卵杀死,运输过程没有做好奶粉罐的密封性等原因,都可能产生异物的问题。

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2022年新生儿为956万,与2021年(1060万)相比同比下降10%,预计2023年上半年的疫情压力持续存在,预测2023年的新生儿将同比下降1%,随后在2024年增长4%。但长期而言,人口结构方面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。新生儿数量的减少,生育热情不高,势必会对奶粉市场造成冲击。

那么,在中国乳制品行业提质换挡的当口,以及诸多同类企业业绩逆市上扬、收并购动作不断、以及积极筹备IPO的当下,飞鹤还能重新“起飞”吗?

关键词: 年上半年 同比下降

推荐阅读

上网快鸟 速读

2023-02-06

白石英岩

2023-02-05

蒋卓君

2023-02-04

沪ICP备2023005074号-21

联系我们:5 85 59 73 @qq.com

版权所有 ? 2020 印度印刷网

关于我们| 联系我们| 投稿合作| 法律声明| 广告投放

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。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!